亨特點頭道:“沒錯,任何技術推動和發展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整個人類社會,如果僅僅是滿足小部分人的需要,他的社會價值將會大大的縮小?!?br/>
亨特掏出自己得的大衛杜夫打火機點上香煙后并沒有放回口袋,而是拿在手上把玩著說道:就像這個價值630麥元的打火機一樣,他的作用其實和50麥分的一次性打火機沒什么兩樣,但價格相差何止百倍,那么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只是有大衛杜夫一種打火機存在,那么打火機這個產品還有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必要?可能連煙草行業都會大受影響!。
“你舉這個例子的意思是壟斷會導致生存危機,是的,反壟斷法就是為了防止這個情況出現但對于對手,必需的技術封鎖還是必要的,這可以鎖死對手的發展上限不是嗎?”
“一般情況而言,對生產力低下的對手用這招沒錯,但相對于一個擁有先進生產力的對手沒有任何作用!”
“哦!為什么?”
“因為量變產生質變”亨特彈了彈煙灰強調道:
“任何行業成熟產品都不是空中樓閣憑空變出來的,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一步步發展而來,所以從技術角度上說,原理都是一樣的,不外乎是材料學及生產工藝的進步,而一項技術如果不能大規模運用并生產,這就意味著無法轉換成財富。這樣的技術封鎖沒有任何意義。但一旦投入大規模生產,必定無法阻止技術外泄。如果技術持有方本身也是大規模生產方,在獲得財富的同時繼續將資金投入到研發上,就可以獲得技術上得不斷領先,所以他們不需要技術封鎖只要繼續領先就可以了,但如果技術持有方并不是生產方,那麻煩就大了?!?br/>
第一,技術上的壟斷會導致技術升級放緩,這一點是由資本的特性決定的,無法規避!第二,生產方也會想盡辦法破解技術,而且必定獲得成功,這是大規模應用帶來的結果同樣無法回避。那么,生產方打破技術壁壘后,即便是受到知識產權的保護,但由于他們對產品的特性更為了解,對應用的反饋也更加及時,所以他們改進和發展的速度一定快于技術封鎖方!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為什么共和國這些年在技術上的進步如此巨大,他們商品的品控和工藝也一直在不斷提高,不斷用價格沖擊我們曾經把持的傳統市場!不要迷信宣傳上說共和國是壓縮了人工成本和政府補貼等因素造成的,現代工業自動化水平提高,人工成本的比重大家都清楚,政府補貼難道我們還做的少嗎?再說了政府補貼也不是靠印鈔來解決的,那是經濟發展增加的稅收的反哺??偟膩碚f,這就是大規模應生產帶來的成本下降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說的先進生產力不是指技術上的領先,而是如何大規模應用!”
“是的,看看我們麥瑞肯的崛起之路,我們可不是靠著技術封鎖取得勝利的,說到技術,我們在二戰結束前技術都不是最領先的,比方說自動武器方面我們沒有發明通用機槍,沒有發明使用中間威力彈的突擊步槍,但我們是唯一一個大規模裝備半自動步槍的軍隊。我們沒發明噴氣式飛機,連我們的的p51戰斗機使用的都是英格利的羅公司的引擎,但我們的產量可以讓我們的空軍統治了天空!海軍嘛,與其說是航空母艦取得的勝利,不如說是海量的自由輪和勝利輪取得的勝利!所以,我們沒有像萊茵第三帝國那樣過于關注技術的領先而犧牲產量下,也不能像蘇斯聯盟只顧消耗不顧質量,我們只是在在技術和產量達到一個最佳的平衡!”
“很好,非常好!我們麥瑞肯曾經一直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現在確實走了歪路,我們該如何回到正軌上來呢?”
“讓我們來分析共和國是如何做到的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國的吧!”亨特換了個讓自己更舒服的坐姿道:“我們兩國的發展道路有些不同,這是兩種文明在不同的歷史背景和不同核心思想影響下導致必然的結果?!?br/>
“與海洋文明不同的是,海洋文明對貿易的需求倒逼工業化進程,但農耕文明是對土地的利用率已經走到盡頭,無法滿足生存需求而不得不發展效率更高的生產需要?!?br/>
“說到發展生產力,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消費力,沒有足夠的消費力就無法提高生產力!在這個方面共和國有著天然的優勢,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在工業化發展初期可以完全不用擔心消費能力。而我們麥瑞肯如果不是正好碰到兩次世界大戰,僅僅憑阿美麗卡的消費力,無論如何都不能在短時間內成為世界工廠!
“在這一點上共和國的確是得天獨厚,這也是西方世界無論如何無法像對付蘇斯聯盟那樣升起鐵幕,放棄這個龐大市場的理由。所以我們是能采取比較溫和的辦法希望能從思想層面來改變華夏文明!”
“呵呵,這就是資產階級天生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既要又要,最終什么都得不到!我一再強調你們的****對共和國不起作用。除了我說華夏文明是玩這個的老祖宗外,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你們一旦進入這個市場,就注定你們的算盤會落空!”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相對于一個落后但基本解決溫飽的初級市場,最需要的一定是低附加值的關于改善民生的產品!這是市場供求關系所導致得必然結果。想想看,我們成功實施****或****的地區,有哪個不是因民生問題導致的結果?我們一面在間接解決共和國的民生問題,一面卻又在實行****,難道你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本身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事實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