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昂是帶著驚訝離開的。
不僅是驚訝于顧洲流暢地道的英語口語,更驚訝于在剛才的采訪中,顧洲表現出來的,近乎狂妄的“自信”。
顧洲說了,歌手只是他的一個身份,做流行音樂圈的“班亮”,只是他的一個小目標。
他還想實現更多類似的小目標。
比如,做影視圈的“班亮”,做文學圈的“班亮”。
乃至做其它各種圈的“班亮”。
顧洲說出這些“小目標”的時候,語氣非常平淡輕松。
就仿佛一切都唾手可得。
要不是知道顧洲確實很有才能,他會覺得自己正面對著一個有妄想癥的精神病患者。
誠然,天才通常都是離經叛道,不走尋常路的。
可離經叛道如顧洲,哪怕見多識廣,李昂也一時難以消化。
他完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將顧洲在采訪中傳達出來的訊息,一五一十地寫出來。
但他知道的是,真把這些都寫出來,顧洲一定會面對狂風暴雨般的嘲笑。
尤其是華夏人自己的。
華夏人普遍對自己的現代文化非常地沒有自信。
如果有人揚言,要以華夏人的身份走向世界,嘲笑一定不會先來自外部,而是內部。
這是他覺得非常奇怪的一點。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